成功的小镇乌镇,养老地产绿城雅园9月7号均价为每平方米1.65万元,而安徽亳州9月均价为每平方米4541元,从长期来看,房地产是最无法造假、最反映当地经济情况的指标。贫困地区无法建立特色小镇,这不是歧视,而是经济规律。
特色小镇模式红遍全国,我们来连续谈谈特色小镇,哪些可能成功,哪些可能失败,哪些一定会失败。
成功的小镇乌镇,某养老地产9月7号均价为每平方米1.65万元,而安徽亳州9月均价为每平方米4541元,从长期来看,房地产是最无法造假、最反映当地经济情况的指标。
贫困地区无法建立特色小镇,这不是歧视,而是经济规律。特色,就是与众不同,就是独特的精神、产业与文化,连饭都吃不饱,或者吃得非常粗糙,绝大多数就业人口在流水线上勉强糊口,怎么可能追求精神文化产业层面的独特性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地区,资源被吸纳的地区,谈特色小镇是奢侈的,是好高骛远。
有独特的产业却停留在产业链低端的城市所包涵含的镇,不可能做成特色小镇。
海宁是中国皮革城,海宁皮革城作为商业房地产模式之一,被勤奋的浙江商人推向全国各地,但海宁各镇并未因此成为特色小镇,既没有成为皮草时尚中心,也没有皮草定价权,不过是北京动批中心与房地产的外部延伸。流水线工业,最大的成功就是通过千篇一律的流水线,最大限度地整齐划一的办法降低成本,天性缺乏特色基因,不可能做成特色小镇。
亳州,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。
与经济发达地区南北不靠。北邻河南商丘市,南邻安徽人口大市阜阳市,东临淮北和宿州、西接河南周口,是河南、安徽两省交接地,商业文明相当淡薄。属于市场经济较不发达、市场意识较为落后的中原腹地。
从历史上看,此地农业文明鼎盛,明清就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,为华佗的故乡,亳州有个镇就叫华佗镇。
然并卵。亳州中药材交易场所看上去没有沾上中药文化的边,传统批发市场从室外搬到了室内。
根据2012年年底的数据,亳州建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,种植面积近100万亩,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,被列为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;建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,市场内交易摊位5000余个,营销网络遍天下,年交易额300亿元,规模居全国之首;全市共有中医药生产企业284家,产值当年达到120亿元。
从数据来看,亳州还是贫困地区。
2015年,亳州GDP942.6亿,本外币存款1260.1亿,人均本外币存款2.4967万元,是安徽地级市中最低的,消费能力比不上人口与其相近的滁州,与其在中药材市场中的地位完全不能匹配,与本人在当地了解到的贫困与非工业化的情况相符。
换句话说,亳州是在小农经济上建立起来的中药大集镇,既没有现代化的中药研发,也没有药材定价与价格风险对冲系统,也没有形成有信用的中药品牌。如果其他地区率先建立起标准化的中药生产、研发基地,亳州经济堪忧。从当地教育数据看,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研究人才与金融人才。
因此,即使有华佗镇,听起来可以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中医药小镇,但不可能成功。
迄今为止,最成功的特色小镇是乌镇。
乌镇这个超级IP的操盘手陈向宏,在演讲时强调了两点,一是40%来自于项目选址,紧邻上海这个超一流城市,位居上海、苏州、杭州的黄金金三角地带,离三大城市都不到1小时车程,坐拥5000万中国最富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半径。如果乌镇在穷乡僻壤,没有黄金半径的消费群体,即使陈向宏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成功。从这个角度说,陈向宏的北京古北水镇项目成功概率高,其次是珠三角,而贵州的项目只能是押宝。除非能打造成类似于大理这样的特色城市。
其次的25%是乌镇的综合管理水平。从政府主导修建,到2006年引入上市公司“中青旅”开发古镇旅游,到此后向全国复制乌镇模式,乌镇既是文化运作模式,也是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之一。对原住民信用约束,最高层面,则是社区化的自治管理,现在做不到,只是资本管理、信用管理。
最后的25%是对文化的尊重,像陈向宏所说的“对于历史的诚恳”。
小镇里的原住民与游客,都能在传统的外观中,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,这种分寸很不好拿捏。乌镇西栅的保护和修复经历了4年,陈向宏当时没有请一个专业的规划团队,自己画建筑图纸。不仅画建筑布局,连楼梯在哪里、窗开的方向、屋顶哪高哪低、路上什么样、垃圾桶什么样,一笔一笔画出来。在特色小镇的白纸上,等待能工巧匠,可能是机械、环保、音乐等任何行业出身的人。
简而言之,特色小镇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发展消灭了城乡差别的地区,强调业已形成的特色产业与人文生活的结合,经济生活向扁平化发展。
看看北京郊区廊坊燕郊的房价,突破了2万,其次是三亚有特色的凤凰镇,与乌镇养老地产持平。什么时候亳州华佗镇的消费与房价离乌镇不远,有可能就是特色小镇建成之日。
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征与发展理念
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,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,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,具有特色产业导向、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。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,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,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,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。
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,一般是新兴产业,如私募基金、互联网金融、创意设计、大数据和云计算、健康服务业,或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。特色小镇也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大社区,既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,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、丰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。
特色小镇建设将秉持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市场化运作”的原则,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~3km2的范围内,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,并体现其特有的地域文化。
同时,特色小镇建设要达到AAA级以上景区标准,休闲旅游类小镇须以AAAAA级景区标准作为建设硬指标。总之,特色小镇是按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结合自身特质,找准产业定位,科学规划,挖掘产业特色、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,“产、城、人、文”四位一体、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。
在具体规划建设中,特色小镇的发展秉持四大发展理念:产业定位摒弃“大而全”,力求“特而强”,避免同质竞争,错位发展,保证独特个性;功能体系摒弃“散而弱”,力求“聚而合”,重在功能融合,营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;城镇形态摒弃“大而广”,力求“精而美”,形成“一镇一风格”,多维展示地域文化特色;制度设计摒弃“老而僵”,力求“活而新”,将其定位为综合改革试验区,“特色小镇”优先作为政策试点示范基地,把握政策先试先行机遇,体现制度供给的“个性化”。
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
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,将其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分为4个维度,分别为产业维度、功能维度、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;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,得到评估框架)。
1、产业维度
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,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,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,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。
2、功能维度
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,经济、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,功能结构合理,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。
3、形态维度
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“特色”,除了特色产业以外,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,建筑、开放空间、街道、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,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,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,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。
4、制度维度
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,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,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,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、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,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。